中國大陸發展自主技術 建設智慧物流環境

Share |

台灣與中國大陸高度緊密的商業關係,桃園縣長吳志揚即指出,台灣地理位置優越,物流業是台灣走向國際必走的路,尤其是目前仍等待立法院完成相關法制作業的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勢必會對兩岸的貿易與物流服業務的交流,造成相當程度的影響。


但根據世界銀行發布的2012年度國際物流績效指數,在155個國家和地區中,中國僅排名第26位,相較於亞州其他國家,如高居第一的新加坡,位居第二的香港,中國大陸不管是清關效率、貿易和運輸品質相關基礎設施的品質、安排價格具有競爭力的貨運難易度、物流服務的品質、追蹤查詢貨物的能力以及貨物在預定時間內到達收貨人的頻率,都有相當程度的改善空間。

為了改善中國大陸的物流業,中國大陸早已將物流列為物聯網十二五規劃之中,並積極導入相關技術,其中最重要的技術就是4G及訂定RFID標準。從2009年開始,中國大陸的行動網路一直保持快速成長的態勢,到2013年9月中國3G用戶人數已經成功突破了4.8億,不僅提供企業全新的銷售管道,更為各個行業開闢了全新的市場。

要發展智慧物流的諸多分支應用,需要傳感設備即時接收大量的感知資料,在收集這些資料的過程中,當然不可能通過有線網路相聯,但3G的頻寬速度及穩定度,不見得能夠滿足業界需求,也讓速率更快的4G,成為中國大陸發展智慧物流的最新一代基礎建設。

中國大陸三大電信營運商包括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都已紛紛掀起4G網路建設熱潮,中國移動更宣布至2014年底,將在多個城市建設35萬個基地台,全面推進TD-LTE業務應用步伐,物聯網專案就是未來商用模式的重要突破應用之一。

中國移動福建廈門分公司與廈門港口管理局合作的無線港口二期LTE項目,日前已順利完成建設驗收,中國移動會先根據港口局提供的AIS(船舶自動識別系統)介面,接收船舶編號、船舶類型、貨物類別、位置等即時資訊,並將其定位在港口海圖上,讓廈門港口管理局的相關人員可即時查看對應船舶的靠離泊、大小、噸位、類型等資訊。